11月17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李东辉、吉利控股集团资深副总裁俞学良、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王召兴、吉利学院理事长陆丹、铭泰集团总裁翁晓冬、铭泰集团副总裁谢旭刚等集团领导莅临吉利学院成都校区,在阙海宝执行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并与吉利学院师生开展了一场“不负韶华 奋发有为”的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上李书福董事长围绕了人才培养、学生成长、教育创新几方面的问题与吉利师生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阙校长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及集团领导介绍学校概况
人才培养要千人千面
李书福董事长讲到学校要充分发挥民办学校机制上的灵活性,围绕怎样把学生培养好的目标,深入研究如何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内涵建设水平与师资水平等问题。他说所谓创新就是把不同的资源经过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竞争力,产生新的价值,这就是创新。吉利学院想要培养出好学生,就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教学理念、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发展路径,培养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思维,打造人性化培养模式。
李书福董事长表示吉利学院培养的人才应该做到千人千面,而不是千人一面,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理想追求,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作为学校,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实现梦想的条件,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一人一个学习大纲,一人一个梦想,要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作为教师,需要有教育情怀、要有爱心,努力去帮助学生实现梦想;作为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应该制定自己的计划,要独立思考,学习自己真正想学习的内容,实现自己的梦想。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自信就是一种力量
李书福董事长希望吉利的学生要充分自信,自信就是一种力量。同学们都应该阳光、自信、活跃,要建立与社会连接的能力,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通过合作与创新的方式播撒你们梦想的种子。学生要学会与人打交道、沟通,脸皮要厚,要经得起挫折。
另外,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交活动启蒙的条件,要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智商和情商要同步发展,把想法变成现实。
座谈会现场
作为决定地位
李书福董事长表示,学生成功,学校就成功了。但是如何评价学生成功与否,要看学生毕业几年以后企业的反馈、个人竞争力等指标来衡量学生的成功并通过这些指标来建立针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不能只看学生考试的分数。如果吉利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几年后,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那么老师也会很有成就感和荣誉感,这就叫作为决定地位。所以吉利学院的老师一定要共同奋斗,要拿出成果。
座谈会现场
智能科技学院易勇院长表示自己作为吉利学院的新兵非常认同李书福董事长的看法。他表示智能科技学院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成为最好的学院,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学院。吉利学院正是因为有体制机制的上的优势,给了他更大的施展空间,让他可以不断通过创新创造去帮助学生实现梦想。李书福董事长补充说到,“体制机制是用钱买不来的。”
针对董事长对吉利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陈葆华校长助理介绍了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工作情况。学校通过将专业知识融入通识教育体系以及对分课堂的开展,教师们在探索新的教学培养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
智能科技学院施一飞副院长谈到学院已经与吉利汽车研究院在专业建设上进行了对接,利用研究院的资源为学院建设提供更多技术上的支持,而学院也开设了各种社团,服务于相关专业的建设,力争实现学生定制化的培养。
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张毅博介绍学院通过开展工作坊等形式,希望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有洞察力的人。
来自智能科技学院的李煜同学、汽车工程学院的缪晓庆同学、人文学院向于洁同学分别介绍了自己来到吉利学院学习后的收获以及自己未来的梦想。
座谈会现场
李书福董事长表示吉利学院的学生一定要学真本领,练硬功夫,要更多地参与到真实的项目运作中,利用一切渠道与机会,不断提升自己能力,他祝愿吉利学院的学生们都能够学有所成,梦想成真。
阙校长感谢李书福董事长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创新人才培养课,学校一定会不负董事长的重托,不走寻常路,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不断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吉利师生合影
吉利学院副校长吕峻闽、王敏、校长助理任广新以及部分中层干部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