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董事长
校长致辞
校领导
校党委
机构设置
学校文化
学校荣誉
教学单位
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商学院
盛宝金融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
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雅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名师风采
教育教学
本科教育
学历查询
北京教务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党建园地
新闻资讯
合作交流
校园服务
校园一卡通
图书服务
电话黄页
招标信息
校园地图
人才招聘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首页 焦点新闻 正文
焦点新闻

我校召开实践教学体系、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

发表于:2022-10-27来源:教务处

本网讯(特约记者  周文珍)为持续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0月22日-23日,我校组织召开实践教学体系、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分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马副校长,各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及院长助理,发展规划处、教学资源中心负责人及教务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施一飞主持。

图片2~4.jpg

实践教学体系、学科专业规划研讨会上,教学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唐翔,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王分别就《“十四五”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做介绍。

唐翔副主任提出,“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在“十三五”已建成的77个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紧扣学科专业方向,培育支撑新能源汽车“研产销服”的“一体两翼”实验室体系;紧扣社会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培育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紧扣区域产业战略方向,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紧扣全球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沿,培育具有吉利特色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品牌。

王王副处长为参会人员绘制了未来五年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蓝图。学校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以数字化为引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队伍建设为支撑、机制创新为保障、深化改革为抓手,遵循“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强化应用、彰显特色”的原则,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专业集群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参会人员围绕两个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积极讨论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上,各学院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特点,分别汇报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展情况,并就高质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汽车工程学院在PDCA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实施5C模式的人才培养;智能科技学院在CDIO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体系一机制”质量保障模型;航空航天学院坚持与产业对接办学;商学院坚持培养“宽专多能”的新时代“数智”人才;艺术设计学院基于“新艺科建设”提出四维新内涵;教育学院坚持学科交叉的建设路径,将汽车文化、汽车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特色教育人才;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从优秀毕业生倒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外国语与文化学院则强调培养学科交叉的“新外语”“新文科”复合人才。

马副校长就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作出强调: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和决定性环节,也是培育学校办学特色和核心发展力的基础环节。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年)》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走高质量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开放发展之路。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全面推进“四新”建设,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六双”“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体制机制创新,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上一篇:我校获评“2022年度全国品牌影响力本科高校” 下一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西南大学陈时见教授受邀来校作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