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杨佳丽 摄影 王谦)“科学精神的内核就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刻苦耐劳,团队为先。广大师生要立足于本,充满对科学的好奇心,要有自己的思维,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2月6日,中国机车车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志云应邀在线为全体师生作“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讲座。
沈志云从“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高铁的崛起和迅速崛起的原因”入题,回顾了中国高铁的崛起和发展历程,以宏观角度分析世界高铁发展的时间轴以及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的原因,讲诉了我国我国科学家在高铁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理论、试验中三个重大突破中所作出的贡献,介绍了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的发展方向。
沈志云院士的大半生都致力于中国高铁事业发展,他参与、推动和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讲座上,沈院士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人生感悟,指出科学精神就是做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观点与工作态度;强调,培养科学精神要做到志存高远,具备历史观点和全球视野,高瞻远瞩;要脚踏实地,深入实践为生产服务,实践第一;要刻苦耐劳,吃得苦中苦,方为拔尖人;要团队为先,走上大团队、大项目、大设施、大成果的道路,不搞小型分散。
聆听了讲座的李胤东老师深受感触,他激动的说“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令人动容,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自觉践行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勤奋努力、抓住机遇,让青春在建设科技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芒。
科研处副处长谭波表示,此次讲座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风建设和科研诚信建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我校广大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始终牢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心与使命,涵养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为把吉利学院建设成数字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