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杨佳丽 摄影 胡之航)“基于STM32的家用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预警系统的设计,能够在无线终端设备实现数据监测,实现车内空气质量的预警;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够应用到家里和工厂的可燃气体浓度监测,实现自动报警和自动保护……”6月16日,在吉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毕业科技作品展上,展出了来自物联网工程专业的191件毕业作品。
本次作品展以“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物联网的行业应用为切入点,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环境监测、老年群体服务、企业管理、商品交易、旅游开发技术等领域。其中,有的作品利用传感器、上位机等技术,将理论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成果,做到“理论与实践融合”;有的作品融入了微控制器技术、密码验证算法等,较好地将家庭、学校和商业办公场所安全性融入毕业作品之中 ……展示现场,各项目团队围绕作品工作原理、技术路线以及创新性、应用前景等方面向观展师生进行详细介绍,也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观看和赞扬。
李心湉同学的作品《基于B/S架构的新生宿舍管理系统》得到不少师生关注。该系统基于B/S架构,一键实现管理员登录、宿舍创建、宿舍修改、宿舍分配、报修等。项目创新点将在于使用2的幂方进行爱好设计,使抽象表现数值化,以及二分算法的改造。
“这个作品用到了哪些知识?”“项目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点是什么”马常松副校长与各项目团队深入交流,充分认可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就项目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指导意见,鼓励项目团队持续引领校园科技文化良好风尚,聚焦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把“作品”变成更多具有吉利特色的“产品”。
物理网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李伟表示:“此次参展的191件作品均是由学生独立设计制作完成,同学们能够针对实际物联网系统的特定需求,设计满足特定需求下的各类物联网软硬件系统、模块或算法流程,通过设计,也进一步提升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茜表示,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紧密结和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开展物联网工程项目研究,依托吉利汽车成都制造基地,与吉利汽车研究院等行业头部企业在在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电子物联网等方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探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学生提升实习实践平台,培养具备深厚科技人文知识和扎实专业基础、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