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康玉婷 摄影 袁媛)智能电动化时代,如何“用中国设计,讲好中国故事”,设计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智能时代应用型设计专业人才。7月12日,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吉利创新设计院策略设计中心部长吴柏青、人才经营部部长林琳、设计部部长杜海滨、品牌设计与沟通总监张晓丹一行5人来校考察调研。校长阙海宝、副校长马常松、校长助理边保旗、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许燎源、常务副院长马飞等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
陈政副总裁一行考察调研学校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产业学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汽车外观设计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深入了解了学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创新协同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和措施。
陈政副总裁希望通过校企联合共创,整合各自优势,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工学交替、企业实习等活动,让汽车设计不再只停留于书本中,为智能电动时代的中国汽车行业培养更多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阙海宝校长对陈政副总裁一行来校指导工作表示了热烈欢迎,向吉利汽车集团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阙校长指出,吉利学院依托吉利控股集团在产业、人才、技术领域优势,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紧密对接汽车、电子信息两大万亿产业需求,做强“数字化+”智能科技专业集群,做优“数字化+”经济管理专业集群,做特“数字化+”人文艺术体育专业集群,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学校深入落实李书福董事长“千人千面”教育理念,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此次携手吉利创新设计院共创“吉利设计班”,是学校深化推进产教融合、建设开放共享实践教学平台的重要举措。希望双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实现 “产学研用”同步发展,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助力毕业生充分就业与企业引才引智。
许燎源院长介绍了艺术设计学院专业设置、实验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学院基本情况和成果特色。吴柏青表示,吉利设计是吉利汽车集团创新设计枢纽,以弘扬“中国味”设计为己任,希望通过校企联合共创,培养中高端应用型人才。
会上,双方围绕智能电动品牌设计、设计赋能、设计链路、汽车设计与中国文化等汽车设计的未来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交流,并就共建“吉利设计班”,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产教深度融合进行深入探讨,实现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共同培养中国汽车原创设计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