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吴丽娟)10月17日,吉利学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筹建的中德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筹备工作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学校校长助理边保旗,质量保障处处长高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彭建设及吉利学院中德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筹备工作组全体成员,西南交通大学智能汽车先进能源动力与环境友好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丁渭平教授,乐山中德科技促进中心发起人、西南交通大学金课资深教师冯鉴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系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杨明亮,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德合作工作组副组长唐阳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海外归国学者、振动控制专家张艳斌博士,乐山中德科技促进中心主任陆韬及西南交通大学智能汽车先进能源动力与环境友好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共同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校地合作处处长常亮主持。
据悉,中德汽车新技术研究院作为国际基础科学研究基地和高素质国际化研究性人才培养基地,聚焦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建设交叉融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团队,共同开展汽车新能源、车辆智能控制、智慧交通等关键学科领域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先进技术储备性开发、知识产权积累、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服务、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等,共引共育共用高端人才,共建创新团队和科创平台,深耕关键技术研发,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产业科技创新,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全面赋能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
唐阳教授代表乐山中德科技促进中心介绍中德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筹备背景及前期调研准备情况。
边保旗校长助理宣布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并宣布研究院筹备工作正式启动。他表示,中德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的建立是学校坚定走高质量产教融合和数字化赋能特色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符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学科规划要求。学校将主动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需求,以研究院为平台,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方面与西南交通大学拓宽合作领域,加深合作深度,扩大合作成效,努力将研究院建设成为推动新时代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智力引擎,为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及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丁渭平教授表示,中德汽车新技术研究院承载了吉利学院发展布局的重要任务,对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要以深度产教融合为抓手,充分整合政产研优势资源,协同推进研究院建设,以科学研究反哺教学质量,加强科教融合,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并围绕资源铺底、架构雏形、研究院归置及远景规划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筹备期总体工作安排。
彭建设教授指出,共建研究院是学校紧跟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四化”趋势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部署,是学校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学院会全力以赴做好研究院筹备保障各项工作,希望依托研究院,加强与西南交通大学在学科专业建设、硕士点申报、高水平队伍和高水平科创平台方面深层合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冯鉴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与轨道交通加速融合,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趋势催生新技术新业态。研究院紧扣轨道交通产业未来发展新趋势,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强化技术创新研发转化,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赋能汽车产业聚智增效。
双方还围绕研究院问题导向、项目式驱动等研究院未来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