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 李晨光)“不用走出大山,也能了解脑科学研究最新进展,与高校教师一起探究行为背后的脑神经机制与学习之间的联系,一起学习幼儿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方法路径和策略,这既为布拖幼儿教师送上了精彩的教学‘大餐’,也为提升幼儿有效阅读,促进全民阅读,奏响大凉山上的最美‘童音’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学前儿童阅读准备核心能力训练”课程培训总结会上,布拖县各类各级幼儿园教师诉说着培训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
11月6日-10日,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吉利学院校地合作处协同学校脑科学和儿童应用研究中心,由教育学院裴丽菲老师带队,携脑科学应用与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骨干教师团队王秋丽、李春燕、李晨光、彭雅雯及4位学生科研助理,赴凉山布拖开展“学前儿童阅读准备核心能力训练”课程。来自布拖县幼儿园、布拖县特木里镇依撒社区第二幼儿园的全体幼儿教师,相约深秋,参加了培训学习。
为期五天的培训中,学校脑科学应用与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教师团队,聚焦幼儿阅读资源匮乏和阅读课程难以开展的问题,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教学示范、互动研讨、即时练习等多种形式,对参培教师开展了脑科学与幼儿阅读教学培训,助力布拖幼儿园园所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布拖学前教育的发展,为学龄前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教师团队和学生科研助理们围绕“词语理解、词组理解、句子理解、短文理解”四个部分,面向两所试点幼儿园的579名幼儿开展了学前儿童阅读准备核心技能测评。
在“幼儿绘本阅读指导”培训中,王秋丽教授和李春燕教授结合《被拒绝了没关系》等优秀教学实践和绘本案例,讲授了早期阅读对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剖析了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有效阅读方法和教学策略;彭雅雯老师以《脑科学与幼儿阅读之间的关系》为题开展专题培训,重点讲解了脑科学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并鼓励幼儿园老师们聚焦孩子的兴趣点,不断拓展和丰富绘本教学内容和模式;李晨光老师和裴丽菲两位老师则分别以“幼儿语言教学设计”和“幼儿语言课程”“妙事多音乐课程”为例,作了教学设计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示范,旨在促进布拖幼儿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布拖县幼儿园的潘丽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此次培训,吉利学院教师团队面对面传经送宝,既让我们领会到脑科学的魅力与学前阅读活动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对早期幼儿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路径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认识,对学前教育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未来早期阅读的规划思路更加明晰。”
从2020年以来,吉利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科研、技术领域优势,聚焦“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智慧教室、教师培训”四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布拖县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培训体系,以教育现代化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专项技能提升全面助力凉山布拖县教育脱贫攻坚和教育乡村振兴,帮助彝族教师走出大山获得长足发展,推动凉山彝区教育师资软实力整体提升。此次课程培训既是学校统筹推进教育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学校脑科学应用与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基于脑干认知证据的彝族幼儿阅读准备核心技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有效提高了布拖县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促进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一线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也为持续推进彝族地区阅读准备核心技能,推动彝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