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脑科学的研究进展,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汽车行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指导下,吉利学院联合吉利汽车研究院将于2023年12月8-9日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成都召开“2023脑科学与智能汽车人因工程学术论坛”,欢迎各位同仁前来参会,共襄盛举。
论坛主题:
探究人脑奥秘,助力未来出行、
主办单位:
吉利学院
吉利汽车研究院
清华大学实验社会科学平台
承办单位:
吉利学院脑科学应用研究中心
指导单位:
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浙江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视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会议时间、地点
1. 报到时间:2023年12月8日
2. 报到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都南路198号丽怡酒店(成都龙泉龙威大厦店)
3. 会议时间:2023年12月9日
4. 会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成简大道二段123号吉利学院国际报告厅(明德楼102)
(会务组安排酒店到达主会场的往返接驳车)
二、会议注册
1.收费情况:免收注册费、会务费;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2.注册方式:2023年12月5日前扫描二维码报名。
3.会议住宿:推荐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都南路198号丽怡酒店(成都龙泉龙威大厦店),会议协议价均为278元/间/天(含早餐)。预留标准双人间和大床房若干,由于会议期间房源较为紧张,请参会且需要预留房间的人员于2023年12月5日前与酒店联系。酒店联系人:唐经理 13881976123;19002809280
4.交通路线
(1)天府国际机场:①乘坐出租车到达丽怡酒店约50公里、44分钟、138元,到达吉利学院约34公里、29分钟、93元;②公共交通:机场巴士-成都东客站-地铁2号线-龙泉驿地铁站-步行900米到达丽怡酒店或转乘出租车到达吉利学院。
(2)双流国际机场:①乘坐出租车到达丽怡酒店约32公里、45分钟、89元,到达吉利学院约59公里、56分钟、165元;②公共交通:地铁10号线-太平园-地铁7号线外环-成都东客站-地铁2号线-龙泉驿地铁站-步行900米到达丽怡酒店或转乘出租车到达吉利学院。
(3)成都东站:①乘坐出租车到达丽怡酒店约19公里、29分钟、50元,到达吉利学院约41公里、40分钟、110元;②公共交通:地铁地铁2号线-龙泉驿地铁站-步行900米到达丽怡酒店或转乘出租车到达吉利学院。
(4)简阳南站:乘坐出租车到达吉利学院约21公里21分钟、56元。
(5)自驾路线:导航搜索建议驾驶至“吉利学院西南门”。可分别经厦蓉高速(成渝高速)、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都六环路)、成简快速路到达吉利学院。
三、组委会
大会主席:张 亮
执行主席:边保旗、张 丹
学术委员会:阙海宝、马常松、张 亮、张警吁、张 丹、郭 钢、刘 强、靳宇倡、杨家忠、谢康宁、张艺竞、许 冰、胡伟龙、边保旗、邓 达
组织委员会:谭 波、周 亮、常 亮、杨 漾、李徐超、李妍伶、裴丽菲、孙 娅、姜小宇、彭雅雯、王宇琦、黄雪梅、李晨光、吴君瑶、颜泽娅、郭美璇、肖 玲、叶顶清、邹欣宇、李 铭、益西邓珠、张 晨、周 静、周子弘、王韵轩、柳玉娇
四、大会特邀报告人
张亮: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理事,中国用户体验联盟专家委员。研究领域包括人机界面与用户体验研究、心理状态评估与心理选拔、压力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等。主持十余项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国家课题以及华为、长安、百度、vivo、西门子等企业研发课题。发表SCI/SSCI/EI/CSCD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Psychophysiology,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Stress, CHI, 《心理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现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pescial Issue编委。
张警吁: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复杂系统(如驾驶、核电、航空、军事作业)中的人机交互过程与行为建模、用户体验评估和新型人机交互系统设计。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自科重大、重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和大量企业课题。在人因科学核心期刊Human Factor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Ergonomics, Applied Ergonomics等刊物和会议上发表SCI/SSCI/EI检索论文60余篇,获得9项发明专利授权。现任国际人机交互大会工程心理学专委会(HCII-EPCE)理事,中国人类工效学会复杂人因分会理事,中国用户体验联盟专家委员,CCF Transactions 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Interaction和Ergonomics in Design期刊编委,以及众多国际国内期刊的审稿人。
张丹: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系主任、长聘副教授,清华幸福科技实验室执行主任,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兼职研究员,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致力于运用脑电、近红外等脑成像技术开展情绪、言语等社会交互关键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同时运用脑机接口、穿戴式神经生理测量等技术开展面向学习科学、情感计算、人机交互等领域的智能心理测量方法与应用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uroImage、IEEE T-AC、IEEE T-BME等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担任IEEE T-AC、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期刊编委,并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学习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郭钢:教授,博导,曾任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国家2011计划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现任重庆交互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用户体验联盟理事、重庆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汽车智能座舱人机交互脑认知机理、驾驶员行为特征识别、分心/疲劳/情绪阈值标定、驾驶疲劳/消极情绪多模态衰减调节、驾驶员多模态感知融合增效、汽车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主-客观测试评价等方面的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程度和完成国家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部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4项,企业委托横向科技项目若干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近五年发表SCI/EI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权发明专利6项、获软件著作权10项。并主持了汽车智能座舱用户体验测评与云平台项目的研发创新,相关技术在为华为、金康、中汽研、招商车检院、德赛西威、广汽研究院、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安道拓、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等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了服务。
刘强: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科建设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认知科学学会认知与脑调控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脑电相关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认知科学学会认知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先后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和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视觉工作记忆方面的研究,已在Current Biology、Cogni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Brain and Language 、Journal of vision、《心理学报》、《科学通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2项。
靳宇倡: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第十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2项研究成果为省级以上党政部门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项(排名第1)、四川省第十八次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排名第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主持四川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1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SSCI、CSSCI等高级别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SSCI一区论文5篇、SSCI二区论文3篇、权A期刊12篇)。论著3部、主编教材7部(1项获得教育部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任四川省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系统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杨家忠: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理学博士(应用心理学专业),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一直从事航空心理学(航空人因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本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 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起草民航局《机组资源管理训练》咨询通告(中国民航局 AC-121-FS-2011-41,2011)。
谢康宁:空军军医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从事高原环境心理、认知、神经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发明了基于眼动的脑疲劳早期预测方法和驾驶员走神的智能提醒技术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张艺竞:浙江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从事工程心理学相关研究。采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特别是脑电技术(EEG),开展“以人为中心AI”的座舱智慧化设计。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驾驶员工作负荷、疲劳状态的识别、调控;人机交互效率与流程的评价以及智能交互适配性等。主持第74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发表期刊论文 10 余篇。
胡伟龙:吉利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泊车研发部、系统集成部部长,宁波市“揭榜挂帅”重大专项负责人,负责吉利汽车集团软件自研系统集成开发、顶层设计和量产落地实施,从0搭建吉利智能驾驶软件自研团队,构建吉利智能驾驶自研研发体系,牵头实现泊车与高速NOA功能自研首发量产落地,同步牵头5+平台、15+以上在研车型智能驾驶自研开发。
五、会议议程
1.会前安排(12月8日)
2.大会日程(12 月 9 日)
六、会务组联系方式
裴丽菲(吉利学院),13541236050
孙 娅(吉利学院),13983091747
姜小宇(吉利学院),19150393721
彭雅雯(吉利学院),18884855684
大会联系邮箱 gucbrain2023@163.com
吉利学院
吉利汽车研究院
清华大学实验社会科学平台
2023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