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吴丽娟 摄影 袁媛)7月18日—19日,我校举行2024年年中工作总结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推进会,锚定学校中心目标,围绕学校发展大局,全面系统总结上半年学校工作情况,分享阶段性工作成果与最佳实践经验,对标竞进、寻找差距、明确方向,共同探讨重点任务的工作思路与实施路径,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刘召主持。
2024年年中工作总结会现场
阙海宝校长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学校上半年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和突破。并指出,此次大会以汇报工作为主体,旨在寻找差距、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全校上下要瞄准新赛道,锚定十四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抓重点、破难点,重落实、求实效,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好高质量产教融合和数字化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助推力。
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就是要不断扩大“朋友圈”,升级产教融合模式。阙校长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下,吉利教育的产教融合经历了从1.0校企合作到3.0学校自带“干粮”融入企业科创体系,开展企业产品研发和生产技术攻关的迭代升级。产教融合的本质和核心是为学生提供高价值的岗位,为企业发展赋能。各单位要统一思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步伐,紧紧围绕汽车、电子信息、甲醇、低空飞行四个万亿级产业,锚定新质生产力重大时代命题和科技发展新趋势,牢牢抓住产教融合和数字化,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产教融合与产业链接的“最后一公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质”人才支撑。
阙校长还从坚持以本为本,继续抓好规范建设、坚持问题和结果导向,目标任务到人、到岗、到时,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提倡“三有”干部,反对“三无”干部,坚持知行合一,应对时代快速发展和技术变革等方面,强调了结果导向、时间意识、干部素养和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并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阙校长强调,今年是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的赶考之年,是着眼高质量发展进入升硕新赛道的起步之年,是深化对标竞进、增强教育教学综合实力的“发展攻坚年”。学校全面践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通过“三聚”,强化落实“三实”,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提质培优,积极探索学校“科研产业化”新路径、新范式,力争实现高质量产教融合和数字化特色鲜明的“双发展”。希望各单位能够本着知行合一的认知态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超前谋划”的意识,提升“履职尽责”的本领,坚定“干则必成”的决心,勇做学校建设发展中的机会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不断提高提升政治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实战担当能力,提高干部素养和执行力,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结会上,马常松副校长以《把评建工作做实 让产教融合落地 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三个方面,对学校2024年上半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升硕、教育教学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各单位锚定学校中心目标,聚焦学校发展大局,加强迎评建设,全力做好评估迎检准备、加强升硕培育,全速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产教融合,有效落实应用型人才培育、加强数字赋能,开辟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加强创新创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课赛创融合,推进三创教育综合改革。各项工作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取得显著进展和突破。同时,基于2024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和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指标要求,围绕学科专业定位、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四个维度,提出下一步及时关注并加快推进的十四项重点工作。
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马常松副校长提出七点要求:要以合格评估为抓手,以升硕为牵引,以产教融合和数字化转型为发动机,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要聚焦品牌课程建设,实现课程教学提质增效。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要优化学科竞赛引领,加快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落地生根。要推进实验室建设,提升学科与教学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创新创造,促进科研成果产业转化。
各二级学院院长、职能部门负责人紧扣学校产教融合新征程发展实际,围绕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完成情况、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合格评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制度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等,汇报了上半年工作举措成效及下半年工作思路目标。
相关单位负责人汇报了2024年干部访企研学,共谋产教深度融合相关情况,充分展现了学校贯彻践行李书福董事长“学真本领、练硬功夫”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为指导,将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教学与产业需求相对接,为师生创造“真题真做”机会与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高价值岗位,为企业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