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刘瑞恒 摄影 李雍)10月24日—25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报主办,吉利学院与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职业能力建设协会特别支持举办的2024(第二十届)中国企业教育百强论坛在成都召开。本次论坛以“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各行业领袖、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演讲、主题分享、圆桌对话和考察调研等形式,共同探讨新经济、新业态下的人才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度融合之路。
吉利学院分享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为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生动范例
开幕式现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廖翥到会致辞并指出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和有机结合,能有效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更好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作主题演讲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作主题演讲
在开幕式主题演讲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阐述了国家人才战略布局和企业教育创新趋势,强调企业教育要与时俱进,创新优化教育形式和内容,提升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以《努力实现人才资源与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匹配》为题,指出人才供给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强调了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作用。
吉利学院校长助理边保旗作主题分享
开幕式主题分享环节,吉利学院校长助理边保旗分享了学校产教深度融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为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边保旗校长助理表示,学校秉承“为产业培育创新力量”理念,积极作为,紧密依托吉利控股旗下多元产业,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六双六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构建“一网三体系”全域智能人才培育模式,深度推进产教融合,让企业全方位参与教育教学,实现校企双向共赢;另一方面,重塑人才培养目标,打破传统壁垒,通过项目化教学等创新模式,着力培养适应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大资源投入,共建先进实验室,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打造产业化科研团队,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吉利专场: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峰论坛
共探深化产教融合新模式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二级巡视员、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赵仕荣致辞
10月25日下午,作为第二十届中国企业教育百强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峰论坛顺利举行。论坛聚焦产教融合主题,深入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二级巡视员、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赵仕荣到会致辞。
在吉利专场活动的专家演讲环节,众多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产教融合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江强调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角色。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后强则强调了高校在产教融合中的责任。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江作主题演讲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后强作主题演讲
吉利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执行院长马飞作主题演讲
吉利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执行院长马飞以《市场需求导向下的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入阐述了吉利学院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产业优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实践路径及取得成效。他说,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积累实践经验。此外,学校还与吉利控股集团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通过产教融合,吉利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吉利学院教务处处长施一飞主持圆桌对话
在吉利专场活动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娟,四川能投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遂宁能源职业学院党支部书记黄林,吉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茜,成都四平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专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吴卫平,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理事专精特新委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顾问、教育部企业教育专家祁生胜,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唐阳,就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策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产教融合、企业、高校、政府、合力,成为本次论坛最重要的关键词。
论坛现场举行了人力资源报-吉利学院“新质人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揭牌仪式
央企、国企进校园
深化校企合作 推动人才培养
为深入推进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搭建高质量融合发展平台,促进校企互动,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论坛期间,吉利学院与人力资源报社联合举行的“央企、国企进校园”座谈会在吉利学院召开。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兵器人才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山东水发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瑞方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四川)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电力长治市潞州区供电公司、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央国企及龙头企业人力代表,吉利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汇聚教育、行业和企业的智慧,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当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副校长刘召提出,此次“央企、国企进校园”活动旨在搭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桥梁,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座谈会上,与会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企业的基本情况、研究发展领域以及与学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成果,双方围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探讨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并期待与学校不断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与机制,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论坛既展示了吉利学院在产教融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效,也为未来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学校将继续秉持“依托集团、根植川渝、服务行业;产教融合、数字赋能、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全面践行李书福董事长提出的“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新质人才培养路径,为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