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吴丽娟 摄影 袁媛)3月31日,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伊工大)校长米哈伊尔·卡尔尼科夫、外事副校长斯基潘·贝科夫、校长助理兼中国事务负责人夏爽一行来访我校。我校校长阙海宝、校长助理张泽明等会见来宾,双方就深化两校教育合作及联合培养事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
座谈会上,阙海宝校长向米哈伊尔·卡尔尼科夫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以及近年来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阙校长指出,学校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企业办学资源,坚持“产教融合、国际化、数字化”办学特色,聚焦汽车、电子信息、卫星航空、新能源等产业方向布局学科专业,通过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师生搭建“真题真做”实践平台,着力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阙校长表示,学校始终秉持开放办学理念,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全球化协同的“朋友圈”,已与马来西亚、泰国、埃及、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关于未来合作,阙校长说,两校同属工科类院校,在学科体系、专业设置方面有很多契合点。他期待与伊工大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优势学科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联合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共建销售及维修等汽车后市场人才联合培养、师生互访、师生研学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米哈伊尔·卡尔尼科夫校长高度评价吉利学院的办学成就,特别赞赏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他系统介绍了伊工大的学校概况、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模式,表示愿与吉利学院共同探索联合培养模式,重点推进在人工智能、飞机制造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提升双方办学水平。
斯基潘·贝科夫副校长则全面介绍了伊工大国际合作交流情况。他表示,伊工大注重国际间的科研协作、技术攻关、校校合作以及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70所中国高校开设了20余个联合培养项目和合作办学项目,双方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开展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和师生交流方面取得了很多实质性进展。
座谈期间,双方还就本科生交流交换、学历提升专班培养、科研协作、短期研学互访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双方一致认为,这些合作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两校师生之间的互访与交流,提升双方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两校乃至中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访问期间,代表团一行参观了学校图书馆教学成果展、汽车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实地考察了甲醇动力研究中心、吉利科技航空航天产业学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等地,对我校的实验室规划、产教协同、真题真做成效给予了高度赞赏。
据悉,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是俄罗斯联邦政府重点建设的国家级研究型大学,作为俄罗斯中部及远东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高校,是俄罗斯著名的20所高校之一。该校在地质勘探、清洁能源、冶金化工、飞机制造等领域,以及经济和技术管理等学科,始终引领着俄罗斯的发展方向。此次合作是学校拓展国际交流维度、整合不同跨国优质教育资源与特色产业优势,促进教育资源跨区域流通与共享,推动跨区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
吉利学院深入践行“三个校园”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校校合作空间,在国际化教育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0年以来,学校与英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马来西亚、泰国等世界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赴英国考文垂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世界名校深造的学生人数持续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