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 朱巧怡 编辑审校 吴丽娟)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七十五载薪火相传,千秋伟业奋斗有我”——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及“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报送的作品荣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充分展现了学校思政育人工作的创新成果和大学生扎实的理论素养。
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思政课教师悉心指导,参赛学生反复打磨,持续攻关,各方协同配合,为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由教师贾志鹏、朱巧怡、蒋飘逸指导的作品《何以中华——探寻中华文明璀璨一颗“星”》以及教师李媛、左雯瑶、林茂华指导的作品《青春绘“三色”,梦想照田园》荣获省级二等奖。两部作品紧扣时代主题,深入挖掘思政内涵,以生动的讲述和鲜活的案例,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何以中华——探寻中华文明璀璨一颗“星”》从中华文明的璀璨星空中选取独特视角,带领观众探寻中华文明的根源与传承,彰显文化自信;《青春绘“三色”,梦想照田园》则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以“三色”为切入点,描绘出新时代青年在广阔农村施展才华、追逐梦想的生动画面,展现了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
教师孙娟、胡艾娜、曹燕指导的作品《绿水绕青山·荷桥展新颜——以青春之力解锁乡村振兴的“荷桥”密码》,教师袁潇、钟学娥、马秀枝指导的作品《从中国汽车的New Era看新质生产力》以及教师刘樾樾、王光芬、许金霞指导的作品《跨越时空的青春追寻》荣获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省级三等奖。获奖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时代的思政教育成果,既有对乡村振兴的深入思考,也有对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探索,还有对青春理想的深情追寻,体现了我校学生对思政课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
同时,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中,教师刘荔佳、张懿文、薛靖林指导的作品《蜀光》荣获省级三等奖。该作品以生动的影像语言,通过青年学子的视角,展现了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传递了思政教育的正能量,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此次成绩的取得,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体现。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思政课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与感悟。
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获奖作品的示范引领作用,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持续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