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 郭晓勤 编审 刘瑞恒 摄影 袁媛)8月19日至23日,吉利学院以“认知・认同・融入——从‘吉利新人’到‘吉利教育合伙人’”为主题,举办了秋季学期新教职工入职培训。培训典礼由人力资源部部长陈平主持,学院相关领导及全体新入职教职工共同参与。131名新入职教职工通过集中面授、拓展训练、分组研讨等多元形式,顺利实现了职业身份与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班动员讲话中,柏成华人事长从多个维度向参训人员介绍了本次培训的目的意义,旨在让新教职工熟悉学校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与发展规划,为教学科研工作筑基。他解读了“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校训精神,以及“跨界、跨区、跨线”的育人理念,并希望大家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承担起对学生、学校、社会的三重责任,保持空杯心态,主动交流,学用结合,在吉利学院的沃土上,用热爱与实干成就教育理想。
在培训专题讲座中,党委书记王培民以“一路走来”的校史故事为轴系统梳理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他强调,吉利学院的发展得益于“产教融合”的独特路径,更需要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他希望新教职工在工作中要实现“三个认同”:一是组织认同,要认同学校的发展愿景与管理制度,将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与行动准则;二是文化认同,认同吉利文化内核,自觉践行校训精神,融入“企业办校、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 三是情感认同,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共同体意识,愿意与学校同舟共济、共同成长,为吉利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心力。
校长助理张泽明在与新入职教师谈职业发展时,以《做“好老师”和“大先生”》为题,结合新时代教育变革,深刻阐释“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引导新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砥砺前行。
本次培训以“团队建设—文化浸润—制度认知—职业规划”为主线,构建系统化培养框架。通过“认知—认同—融入”三阶培养,实现了新教职工对学校文化的深度认同。培训引入的“教育合伙人”理念,构建起了“共担、共创、共享”的职业共同体。新教职工在班委竞选、分组研讨中展现的积极主动,已初步展现了这一理念的价值与成效。
开班典礼前,体育与健康学院师资团队组织参训人员开展了团队破冰和拓展训练,强化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培训期间,学校法务合规、科研管理、教学规范等方面的培训,使新教师全面理解岗位职责与制度规范。新教职工通过团队项目、实务操作和沉浸式体验,进一步强化了协作力与执行力,并在教学管理、校园安全和后勤服务等模块获得了实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