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董事长
校长致辞
校领导
校党委
机构设置
学校文化
学校荣誉
教学单位
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商学院
盛宝金融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
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雅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名师风采
教育教学
本科教育
学历查询
北京教务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党建园地
新闻资讯
合作交流
校园服务
校园一卡通
图书服务
电话黄页
招标信息
校园地图
人才招聘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首页 焦点新闻 正文
焦点新闻

共克时艰 携手打赢防疫阻击战

发表于:2022-11-29来源:宣传部

本网讯(记者 杨佳丽 摄影 张明 兰本良 罗文忠 王谦 各单位供图)11月20日成都疫情突发以来,学校严格落实中央、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教育厅及东部新区属地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全力保障师生的生命与健康安全。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校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督察落实,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每一名教职员工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同心抗疫、从严从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力防止疫情向校园扩散,用实际行动为师生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堡垒。

学校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议

校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督察落实

核酸检测全部阴性

学校第一时间统筹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全员核酸检测和师生健康台账,第一时间对全校师生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和健康情况统计,做好重点人群隔离和管控,实施日报告与零报告,经过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全校师生均为阴性。

4.jpg

师生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严密管控,守好“校门关”

为防止因无关人员进出校园增加疫情输入风险,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做到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进校;严格实行核验身份、测量体温、查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入校凭证和人员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等措施,守牢“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

夜间校园巡逻

站好每一班岗,守好校园“第一道防线”

生活物资储备充足 疫情防控保障无忧

“师生的需求就是战斗的号角,后勤保障务必必须跑在时间的前面。”学校全体后勤人员以舍小家牺牲精神,强有力的实际行动,为全校师生提供生活保障。自学校实行防疫管控以来,百余名后勤保障人员主动住校,参与餐饮服务、校园消杀、物资供应及其他生活服务保障工作,对各餐厅实施严格价格管控,并全力做好物资储备,确保了食堂饭菜品种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价格不上涨,保障了餐厅稳定有序运行;让全校师生吃得饱吃得好。

7.jpg

为师生准备餐食

8.jpg

食堂消杀现场

严管运输车辆 做到闭环管理

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物资运输车辆与师生时空上的交集,学校对进校的物资车辆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整合,减少进校运输车辆的数量;同时,所有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实行全封闭运输,所有物资运输车辆进校前必须严格消杀,司机不下车,不与校内人员接触。同时,学校在校门口实施“无接触24小时便民服务”,安保队员们着专业防护装备后,帮助师生领取临时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守住校园防疫第一站。

物资运输车辆消杀现场

坚守在校园里的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们

8轮核酸检测,共检测7万多人次;18栋寝室楼,千余个房间,穿着闷热的防护服,从早上干到傍晚……

12.jpg

核酸采样是防疫重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校师生15000多人,13名核酸检测人员+3名核酸管理人员+26名录入志愿者,42:15000人让核酸采样任务异常艰巨繁重。

为保证采样工作顺利进行,医护全员上阵,满负荷工作。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他们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能上洗手间,只要10分钟,脸上、身上就会冒出细密的汗珠,几个小时下来,他们的衣衫早已浸透,有的医护人员因为长时间戴橡胶防护手套,双手被浸泡过敏、脱皮。录入信息的志愿者们经常一坐就是7.8个小时,长时间的久坐,大多有腰椎、肩颈问题,但他们毫无怨言,坚守岗位。

学生在哪里 辅导员就在哪里

疫情爆发以来,二级学院院长、学工干部、辅导员积极响应、冲在一线,入驻学生宿舍园区,化身健康守护员、核酸组织员、信息通讯员、心理咨询员,与近1万名在校学生同吃、同住、同行。深入宿舍走访慰问,关心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叮嘱做好防护,适当加强身体锻炼,注意个人身体健康。学校开通了24小时心理热线和防疫信访热线,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切实解决学子们“急难愁盼” 问题。

15.jpg

二级学院院长、学生干部、辅导员深入一线慰问学生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最美“逆行者”用行动和大爱诠释了责任和担当,为校内师生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向他们,致敬!

上一篇: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伟来校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志云为我校师生作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