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董事长
校长致辞
校领导
校党委
机构设置
学校文化
学校荣誉
教学单位
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商学院
盛宝金融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
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雅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名师风采
教育教学
本科教育
学历查询
北京教务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党建园地
新闻资讯
合作交流
校园服务
校园一卡通
图书服务
电话黄页
招标信息
校园地图
人才招聘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首页 焦点新闻 正文
焦点新闻

吉利学院师生积极收看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秋季开学思政教育第一课 引发热议

发表于:2023-09-12来源:学生工作部

本网讯(特约记者 康禹熙 摄影 袁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更好地肩负起时代重任,贯彻落实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关于组织收看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秋季开学思政教育第一课的通知》,统筹推进学校思政一体化建设。 9月11日晚,我校组织全体师生通过微信视频号、易班、学习强国等平台,采取集中收看、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收看了“奋斗激荡青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思政第一课。

1.jpg

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秋季开学思政教育第一课以“奋斗激荡青春  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课程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邀请到了参与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的教育系统相关人士作为分享嘉宾。嘉宾从志愿服务、红色教育、科教兴国、文化传承四个方面讲述了新时代青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的先进事迹。旨在进一步激励当代大学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jpg

课程第一篇章“青春成就梦想”由来自成都理工大学的青年教师王园进行讲述,她为大家分享了在成都大运会期间,她担任火炬手和担任城市志愿者领队的经历和故事。第二篇章中,来自南充市南部县楠木镇中心场的小学语文教师冯炼,为大家分享了她的“青春故事”,她继承先辈遗志,并在教书育人中传承发扬。曾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沈复民为大家分享第三篇章“科教兴国与科技创新”,讲述了他与人工智能的故事。第四篇章,来自三星堆遗址考古队的队员熊雨欣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学习考古、参与考古的心路历程。在最后的篇章中,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晓勇讲授以“把牢青春导向”为主题的铭心之教。

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秋季开学思政教育第一课,五位嘉宾激励同学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贡献。收看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深受教育和鼓舞,积极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悟:

航空航天学院唐一戈同学:在看完四川省大学生秋季开学思政教育第一课以后,我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在于奋斗,青春的底色是灿烂的红色。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我们既要学会饮水思源,赓续红色文化血脉。也要树立自己的追求和愿景,在创新创造中书写成长和担当,在矢志奋斗中践行责任和理想。学习的灯塔照亮人生前行的道路,我们要刻苦学习,把牢青春的航向。青春还要勇于奉献,身为成都大运会志愿者中的一员,我感受到了志愿照亮他人,青春成就梦想的荣誉感,未来我将携带着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志愿事业中去,为身边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展现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崭新风貌!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张飞同学: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深刻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感恩我的祖国。如今的中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国家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当以实际行动感恩国家感恩党,积极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为成为祖国和党有需要的人才积极努力,向党看齐,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智能科技学院曾雨薇同学:通过学习2023年秋季大学生思想政治第一课,激励着我们当代大学生不断奋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学习,才能更好肩负起时代与国家赋予我们的重任。

艺术设计学院李佳欣同学:我们要担起我们新时代的使命,以梦为马,以青春能量绽放出我们的青春色彩,不断加油前进。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身,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体育与健康学院辅导员袁浩嘉:通过学习2023级秋季大学新生思想政治第一课,使我深切感受到我辈青年更应饮水思源,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青年辅导员,我们应当引导当代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使红色基因代代相承。此次学习也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印证了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并时刻提醒着我们不断完善自我,肩负起时代与国家赋予我们的重任。


上一篇:立足科技创新 促进成果转化 ——东部新区战略研究局科技处一行莅临学校调研指导 下一篇:坚定走高质量产教融合和数字化赋能特色发展之路 ——我校迅速掀起“三实”“三聚”大讨论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