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吉利学院师生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收看收听两会动态,聆听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结合工作学习实际,畅谈感悟体会。大家一致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力量,开拓思维,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全力奋进高质量产教融合和数字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征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奋斗。
校长、党委副书记阙海宝:全国两会在 “十四五” 规划收官与 “十五五” 系统谋划的关键节点召开,全面总结了2024年取得的成绩,部署了2025年的重点工作和任务,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我们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开放合作为动力,以特色建设为引领,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数字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推动跨界、跨区、跨线校园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王培民: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对全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把握形势准、谋划工作实,为我们持续推进高质量产教融合和数字化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建设、以高质量创新发展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理解“两个确立”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切实回答好“强国建设、吉利学院何为”的时代之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党委工作部部长张帆: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的关键节点上召开的盛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令人振奋。作为党务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自觉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师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贡献。
科研处处长张学梅: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教育与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教育是强国之基,科研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学校将聚焦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化科研布局,紧跟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前沿,高效联动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创新人才。同时,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鼓励师生积极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急需,为推动我国科技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吉利力量。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学院执行院长谭波:政府工作报告将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为高等教育改革注入强劲动能,为学院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将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产业前沿,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方面等发力,持续深耕特色课程建设,以产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校企协同育人,真题真做,培养更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兼具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小平: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高校高质量发展,关键还是要立足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我们将认真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全面推进“跨界校园、跨区校园、跨线校园”建设,重点在产教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转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钟学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对于学生的启智、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得有。作为一线教师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教育数字化机遇面前,我们更应该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中找准发展定位和职责使命,牢记初心使命,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巧用课堂,讲好故事,把思政课讲深、讲透。两路并进,三课联动,把思政课讲活,促进线上线下“互融共生”,努力培养真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商学院辅导员尹思敏:2025年全国两会进一步强调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深刻领会两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持续关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学生、学生党员袁雨露: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我尤为关注“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有关内容。报告提到要推动媒体转型、建立全媒体矩阵等,让我深感振奋。未来,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党性+专业性”为双翼,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政策解读者、民意传递者、价值守护者,以青春之力为新闻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