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董事长
校长致辞
校领导
校党委
机构设置
学校文化
学校荣誉
教学单位
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商学院
盛宝金融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
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雅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名师风采
教育教学
本科教育
学历查询
北京教务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党建园地
新闻资讯
合作交流
校园服务
校园一卡通
图书服务
电话黄页
招标信息
校园地图
人才招聘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首页 焦点新闻 正文
焦点新闻

我校召开2025年度辅导员工作室申报答辩会

发表于:2025-04-02来源:宣传部

本网讯(记者 刘瑞恒)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学校积极推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近日,我校2025年度辅导员工作室申报答辩会在铭福楼307室举行。副校长王桂琴主持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代表参会。

会上,由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申报的三个辅导员工作室依次进行答辩,围绕建设目标、实施路径及预期成果展开阐述。

图片2.png

商学院“梧桐职语”工作室 以创新的“三零三用”模式为核心,通过“零场地成本、零设备投入、零专职人员”的轻量化运营架构,叠加“用活校友资源、用实企业平台、用透家庭支持”的多元协同机制,构建起民办高校就业帮扶的全新范式。工作室依托校友导师库开展“职场面对面”线上咨询,联合企业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借助家校联动就业支持系统,实现从资源盘活到精准赋能的全链条服务。该模式计划在2025年覆盖全院80%毕业生,推动签约率提升至92%以上,专业对口率增长15个百分点,形成可推广的“低投入-高转化”就业育人体系。图片3.png

艺术设计学院“非专业能力培养”工作室 则以第二课堂为阵地,通过“思政领航、牵手引线”育人模式,开展七大教育活动,搭建四大支撑平台,全面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工作室预期在建设后使学生第二课堂人均积分提升50%以上,参与活动人数比例提高50%,并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不少于50项,同时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形成可复制的培养模式。图片4.png

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星火E思政坊以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为目标,通过三化一融框架,开发精品思政视频,构建多平台传播矩阵,培养专业网络思政队伍,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育人。该工作室拟在建设周期内形成网络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与资源库,打造专业辅导员队伍,并建立可推广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

评委们围绕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及预期成效进行深入点评,并针对目标细化、成果量化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肩负着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室建设。2024年,学校成功孵化了“以爱之名”和“筑梦”两个辅导员工作室,为学生工作创新提供了实践范例。“以爱之名”工作室构建“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育人体系,通过9期家长沙龙、心理干预机制、家校联动就业支持等举措,全年助力50%待就业学生落实岗位,精准解决学生成长痛点。“筑梦”工作室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开展“红色记忆手作”“红色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覆盖500余名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两大工作室的成功实践,为2025年度申报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建设路径与评估标准。

此次答辩会不仅为辅导员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也为学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各工作室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政教育、职业指导与综合素养提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我校教师荣获第三届四川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下一篇:学界与产业界深度对话:以“三个校园”建设为引擎,解锁AI时代产教融合新路径